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02期1-10页
作者简介:林健,福建福州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DOI:10.14138/j.1001-4519.2019.02.000110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本文集中讨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必须解决的三方面问题。首先,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提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三项原则;其次,讨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并予以资源保障的建设重点,包括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度和平台;第三,分析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和达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建设重点;建设原则;保障机制
一流本科教育不仅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普通本科院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更是一个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解决了对一流本科教育的认识问题,明晰了一流本科教育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以及掌握了如何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按照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逻辑顺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路径之后,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原则,这些原则需要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得到遵循;二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重点,这些重点正是成就本科教育成为“一流”的关键所在;三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保障机制,这些机制需要突破以往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范畴。本文将系统地集中讨论上述三方面问题。
一、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原则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必须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本科教育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上具有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为此,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三个面向
面向社会。高等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面向社会指的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把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作为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目标。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科和专业,也不论授予什么学位,一流本科教育都要致力于服务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发展。
面向世界。高等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国家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面向世界指的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要面向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密切关联的外部世界,如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面向世界的目的在于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支持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促进国家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支撑强国建设。
面向未来。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在国际战略必争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等关键领域和行业能够胜任国际竞争的一流人才,面向未来强调的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要以全球的视野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关键领域和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预测相关领域和行业未来对各类一流人才的需求,提前布局、建设和发展相关学科专业,及时培养满足各行各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一流人才。
(二)坚持分类建设
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一流人才,分类建设指的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要按照拟培养的一流本科人才的类型要求进行。也就是说高等学校首先要确定本校拟培养的一流本科人才的类型,然后按照人才类型的具体要求,分类开展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从而避免出现在以往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常有的雷同甚至同质化现象。
高校在确定本校拟培养的一流本科人才类型时既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考虑本校服务面向区域未来对一流本科人才的需求,又要注重本校的办学优势、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发挥,在“市场需要什么”和“我能做优什么”之间寻求结合点,在各种类型的一流人才培养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中找准和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明确方向。
(三)坚持以生为本
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一流本科人才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终极目标,这就需要坚持以生为本(或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一个近年来被普遍接受的教育教学理念,然而这一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情况远低于人们的期望,也就是说,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目前基本停留在教育工作者从自身角度出发的简单理解和尝试上,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予以全面理解并真正落实。
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在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个性特征、动机潜能和全面发展,将学生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成果的接受者转变为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者。由于一流本科教育要落实在一流专业平台并体现在一流人才培养上,因此,以生为本这一理念不仅要落实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而且要落实到一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学生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注重以德树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外,还要重视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点、接受程度、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更好地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学习产出和效果上。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打破将学生置于世外桃源的状况,要认真听取和采纳学生在专业或方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全程参与专业建设,这不仅能够弥补教师对未来学科专业和行业产业发展预判的不足,使专业建设更有针对性,而且能够激励学生更加关注或参与对学科专业和相关行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二、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重点
虽然在建设路径上一流本科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成就前者成为“一流”的关键在于对建设过程中若干核心环节的重视、改革和创新,这些既是一流本科教育区别于一般本科教育的精华之处,也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重点。从重视和落实的角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点必须要贯穿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之中。
(一)建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从有利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角度,认真分析和研究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标准,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为导向,提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构成。目前而言,主要构成有以下相互关联的三部分。
1.按照专业大类培养人才
国家和社会未来对各类一流本科人才的需求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的预测予以获取,但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在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克服这种不确定性的有效方式就是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大类培养人才。
实施专业大类培养对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三方面重要的作用。首先,大类培养需要扩大通识教育覆盖面,给予学生更宽的专业培养口径,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宽广坚实的基础,从而能够扩大毕业生就业适应面;其次,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专业教育方向上,可以选择各自的发展路径,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第三,大类培养一方面需要改革重组通识教育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以在有限学时内完成通识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将促使专业教育进行改革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从而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
按照专业大类培养人才应该在扩大通识教育覆盖面的基础上,鼓励和允许学生选择多元专业发展路径,因此,需要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机制、跨学科专业的交融机制以及专业教育专业方向的协调机制。
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机制的目的在于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任务、确定通识教育的覆盖面、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改革重组通识教育课程及其教学内容。其中通识教育目标任务应该源于相关专业培养目标的分解细化,通识教育的覆盖面必须满足构成专业大类的各专业及方向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和融合,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重组必须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及时更新。
专业大类背景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土壤,建立跨学科专业的交融机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原有细分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这些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未来需要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
建立专业教育专业方向的协调机制的目的有二:一是协调专业大类下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避免相互之间的交叉重复;二是协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或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避免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之间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交叉。其中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置要考虑国家、社会和学科的未来需求,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由作为必修课的若干专业核心课程和以选修课为主的专业拓展课程构成,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应该是在修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形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若干门课程。
2.推进完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
严格意义上说,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本科教育基本上实施的还是学年学分制,其特点是沿用学年制的教学计划,选修课程有限,学生跨年级选课不易,基本上要到4年才能毕业。完全学分制是以学分衡量学生完成学业情况,规定准予学生毕业最低总学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是学业年限有一定伸缩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必需。
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能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好满足学生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发达国家高校得到普遍采用。具体而言,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作用有三方面:首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安排大学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以适应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满足人生发展规划;其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追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包括辅修其他专业或方向,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并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第三,能够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开始探索推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但他们的成功实施至少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本校要有充分足够的优质课程资源,允许学生至少每学年都能够选修想选的课程。解决这方面问题的途径有三:一是改革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既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重组,提高课程含金量和学生的认可度,又要尽可能增设前沿性和交叉性的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二是将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纳入本专业的选修课范畴,扩大学生选课范围;三是通过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允许学生在本地区其他高校跨校选课并认定学分。其二,改革传统的学生“班级制”,加强“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学生管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思路是在淡化“班级制”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主要方法有三:一是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加强导师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和管理;二是加强学生所在院系对学生的指导、管理和沟通,包括在学生休学期间;三是实行实体或虚拟的住宿学院制,每位学生入学后,不论其是否住在某个住宿单元(学院),都是该院的成员,均要接受该住宿学院导师的指导。
3.建立跨院校、跨院系学分互认机制
“以生为本”的建设原则要求一流本科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这就需要建立和实行校内跨院系、校外跨院校的跨学科专业的选课机制,实行跨院校、跨院系的学分互认。
允许学生自主选课机制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为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保障;其次,为个性化和多样化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第三,促进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改革,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第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总之,这种自由选课机制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给予专业和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实质性地推动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允许学生跨院校、跨院系选课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学分互认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能够解决本专业或本校一流本科教育课程及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为学生提供超越本专业或本校的课程选择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由于一流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由本专业开设,否则该专业无“一流”可言,因此学分互认一般限于选修课。互相认可所修学分主要基于对课程“相当性”的判断,即从课程目标、授课对象、教学水平、课程学时及考核标准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外所修课程能否与本专业的同类课程相当。由于本校内跨院系选修课程的学分互认相对简单,因此学分互相认可的主要工作是校际间的学分互认。
对允许学生选修课程的学校的选择和确定主要基于其学术水准和选课的可行性。在学术水准方面往往要求对方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不低于本校的相关学科专业,最好相互间能够优势互补。在选课的可行性方面主要考虑是否方便学生完成课程的全过程学习,因此可以有“非近则远”的做法,即或者选择同一城市或区域的便于学生单日往返的学校,或者在外地或境外能够给学生提供食宿条件的院校,如允许学生在与本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境外高校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期间选修该校课程,并享受院校间的学分互认。原则上,外校的确定和学分的认定是由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位委员会完成。
(二)实施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制度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够接受真正意义上的一流本科教育,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设计、制定并实施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制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在纵向或横向发展。
1.实施荣誉学位制度,鼓励学生向深度发展
荣誉学位是英美等国世界名校长期积累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学生顺利完成荣誉学位所规定的要求后将被授予荣誉学位,是对学生的最高学术认可。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顶尖大学,如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也在本科层次开始实施各具特色的荣誉学位项目,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实践证明,荣誉学位制度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荣誉感和主动性,是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
荣誉学位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术水平,英国大学授予本科毕业生的学位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五等:一等荣誉学位(Degree with First Honours),二级甲等荣誉(Upper Second Honours),二级乙等荣誉(Lower Second Honours),三级荣誉(Third Honours)和及格普通学位(Pass:Ordinary Degree)。由此可见,英国本科荣誉学位有四等,其中一等荣誉学位代表着大学授予的“最高荣誉”,而达不到授予荣誉学位要求的毕业生仅能获得普通学位。在英国,由于在不同学校获得同一等级荣誉学位的毕业生被认为具有相同的学术水平,因此,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授予毕业生荣誉学位的比例要比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高。
美国的荣誉学位制度是在借鉴英国的学士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大学的荣誉学位也分成几个等级,学校也是根据学生课程成绩和学术水平授予不同等级的荣誉学位。美国大学的荣誉学位一般分为校级和院系级两个级别,学生在完成院系级的荣誉项目后可以申请校级荣誉项目,从实施情况看,少数高校在一些院系设立了荣誉项目,多数高校直接在学校层面设立荣誉项目。
设立荣誉学位旨在鼓励优秀本科生向纵深发展,主要通过完成高难度荣誉课程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以及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等方式,激发学生在深度学习和科学研究上的最大潜能,培养他们的学术志趣,使之既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基础,又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素质,为日后职业发展奠定雄厚坚实的基础。获得本科荣誉学位的要求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对所修全部课程成绩(GPA)的要求;其次是对有挑战度的荣誉课程的成绩(GPA)的要求;第三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要求并取得高水平的成果。通过比较和研究可以发现,荣誉学位与普通学位的主要差别有四:重视夯实学科专业基础;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科研训练和科研实践;重视多学科的融合贯通。
荣誉学位制度的实施与学生的入学标准或学业水平有关,通过分析国际上实施荣誉学位的各类学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入学标准高、教育资源丰富的高水平大学可以在全体学生中实施荣誉学位制度;而入学标准不高、教育资源有限的地方大学可以通过建立荣誉学院或开展荣誉项目的方式予以实施。由此可见,在高水平大学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必须在全体接受一流本科教育的学生中实施荣誉学位制度;而在地方高校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可以通过建设荣誉学院或设立荣誉项目的方式在一部份优秀学生中率先实施荣誉学位制度。
作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荣誉学位制度,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荣誉学位制度的目标既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满足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荣誉学位制度的可行性,即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足以满足荣誉项目的实施;荣誉学位制度的可操作性,即相关各方必须协调一致,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该制度;荣誉学位的可评估性,即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能够对参与荣誉项目的全体学生是否达到各项荣誉学位要求进行准确评价。简言之,不同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设计并制定出独具特色的荣誉学位制度,以有效支持本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
作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制度的荣誉学位制度同样必须重视对参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首先,每位学生要与导师一道,在满足荣誉学位制度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讨论并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其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制定荣誉学位制度时的预期目标。
2.改革辅修专业制度,鼓励学生向横向发展
一流本科教育不仅要鼓励学生向纵深发展,而且要支持学生拓宽专业面向横向或交叉学科发展,这就要改革现行的辅修专业制度,赋予其适应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新内涵,吸引更多学生辅修其他专业。
辅修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辅修跨学科门类的同层次另一个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该专业要求后,学校为其单独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为了满足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现有的辅修制度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扩大辅修专业面。现有辅修专业制度仅仅是允许学生辅修本校已有的部分其他学科专业,只是简单地满足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要,但是,一流本科教育就应该一方面在现有学科专业中扩大辅修面,另一方面要增加新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或系列课程,例如,涉及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网络空间等学科专业,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流本科人才提供宽广的专业选择面。
其次,调整辅修的准入条件。高校现行的辅修专业制度往往要求学生在完成第一学年全部课程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后才能够提出辅修专业的申请,而且要得到辅修专业相关院系的批准,其结果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准辅修专业。针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辅修专业制度应该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辅修,因此,第一,需要放宽开始辅修年限,如允许学生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第二,降低对先修课程的要求,如只要修够一定的学分即可申请辅修;第三,放宽辅修批准权限,如只有达到准入条件就默认或自动批准。
第三,提高辅修课程的针对性。高校现行辅修专业课程是相关学科专业既定的,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为此,改革后的辅修专业制度除了规定获取辅修专业证书的总学分要求外,应该允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从不同的学科专业中选择并组合课程,这不仅能够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最大程度提高辅修专业课程的针对性,而且能够实现完全个性化。
第四,改革辅修课程形式。高校现行的辅修制度要求学生随着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跟班听课,这往往造成辅修学生时间安排上与主修专业冲突,进而影响辅修课程的学习。辅修准入条件的调整将使得更多的学生辅修专业,这就支持改革辅修课程的形式,包括单独为辅修学生开课等,以更可行、更有效的方式支持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第五,降低辅修专业的学分要求。现行辅修专业制度对学生辅修课程的学分数要求较高,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也容易形成为了完成辅修而“凑学分”的现象,因此,要通过降低辅修专业的学分要求,鼓励学生申请辅修并激励他们完成辅修专业。事实上,辅修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效果不简单在于课程门数,而在于课程质量,因此,在降低辅修专业学分要求的同时,需要改革辅修专业的课程,使学生辅修的每门课程都是精品。
(三)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平台
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平台是由多部分组成的,其中在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上起关键作用的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多方协同育人平台和国际合作教育平台,因此,在这些平台构建过程中要把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作为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流本科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和标志之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构建或改革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创业”的内涵并厘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对“创业”的理解不能够局限于创办企业,而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以扩宽学生的创业空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事实上,创业就是人们发挥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自己掌握或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发或创造出新事物的行为或过程,这些新事物包括新企业、新产品、新方法、新市场、新管理模式、新组织形式、新体制机制等。创新与创业之间相互关联,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整体: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无创业可言,另一方面创业是创新的动力,成就事业的创业动机将激励创新行为。
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使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识教育对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思维乃至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作用不仅在丰富知识面、夯实基础理论,还要能开拓视野、拓宽思维空间、启发创新思路,因此,需要扩大通识教育所涵盖的学科领域,重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精选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专业教育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延续和深入,不仅要继续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创业素质,还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培养创新创业技能,这方面要充分认识多学科交叉融合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增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构建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课程模块。
第三,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直接相关,这就需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首先,通过研讨式、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式等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其次,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挑战性学习等教学方法,选择前沿性、交叉性、综合性等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作为研究和挑战的对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第三,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以及科技竞赛活动等课外教育方式,充分发挥课外学习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第四,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资格和能力证书,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第四,提高实践环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实践资源不足。二是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实践资源不足问题,既需要整合校内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和适应面,又需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以充分利用各自可能的社会资源。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三条途径:首先,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与相关理论课程内容的关联性,让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交替进行,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效果;其次,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分解成多个阶段性子目标,针对每个子目标安排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逐渐形成和提升的过程;第三,给每位学生安排创新创业导师,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提供精准指导和帮助。
2.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平台
多方协同育人的“多方”包括校内和校外两方面,校内指的是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的校内多个学科专业,校外指的是与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的各级政府、行业产业和科研院所。由于校内多学科专业的协同育人容易在校方统一协调下完成,因此,多方协调育人重点考虑的是与校外多个主体的协同育人。
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平台的目的是:使得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更加准确,毕业要求更加清晰,培养方案更加完善;推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丰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持一流本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多方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原则是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这一原则要求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既要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他方发展的需要,在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同时,努力满足他方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多方协同育人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和长期地发展,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多方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创新,旨在探索与相关各方在一流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强调的是共同调研和预测分析人才需求,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从而共同提高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平台的重点在五方面。(1)合作对象的确定:结合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认真考虑和选择外部合作的对象,包括潜在的用人单位、拥有各种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2)合作关系的建立:包括设立合作委员会、建立责任义务制度、明确双方责任人等;(3)合作内容的确定:基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既明确在一流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开展合作的主要环节及其合作形式,又确定高校为合作方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领域;(4)教育资源的共享: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5)运行方式的确定:包括多方协同育人平台常态化的运作方式、沟通渠道、联系人等。
3.构建国际合作教育平台
构建国际合作教育平台既是“坚持三个面向”建设原则的要求,也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总体而言,开展国际合作教育有六方面的作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合作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具体而言,构建国际合作教育平台的功用有二:一是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二是为合作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提供平台。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国际合作教育平台的重点在于形成多种行之有效的国际合作教育模式。
国际合作教育可以有四种模式:(1)互派学生模式,即有计划地派遣学生到对方高校学习多门课程,完成培养计划中的某些教学环节,获得相互认可的学分;(2)合办学院模式,即中外双方分别利用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和特长创建二级学院,开展合作办学;(3)分段合作模式,即采取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不同国家学习的合作办学模式,往往是前一阶段在国内学习,达到赴国外学习的资格后,直接进入国外高校完成后一阶段的学习;(4)境外实践模式,即选派学生到国际组织、机构和公司任职,到国际企业及其附属部门实习和实践。
构建国际合作教育平台时要尤其注重取得那些在国内开展合作教育所难以取得的“增值效用”,包括学生国际知识的丰富,全球视野的开拓,国际规则的熟悉,国际事务的处理,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合作和竞争能力的提升等学生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都是一流本科人才应该具备的。事实上,这方面已经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共识,例如,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投入,使更多的本科生在读期间能获得一次及以上的海外学习经历。
三、一流本科教育的保障机制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必须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以确保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的实现和保持,以及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达到和稳定。影响一流本科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政策激励措施等,但是,一流本科教育保障机制的内涵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范畴,必须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从大学文化的高度、从一流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动态发展的视野等方面认识其内涵并建立之。
(一)加强大学文化内涵建设
大学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大学人(指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办学理念、思想意识、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学文化根植于大学人的心灵深处,是他们共同的文化自觉,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位大学人的个体行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育人,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在于通过营造一种润物无声、无处不在的环境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人受到直接的熏陶和陶冶,学生时刻感受着对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未知世界不懈探究的强烈愿望,进而自觉、自律于修身向学。从对一流本科教育的保障角度,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源泉,主要有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体现着大学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告诉和引领大学人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如何去践行大学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大学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要强化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将崇尚科学、探索真理、自强不息、超越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兼容并包等作为大学精神加以弘扬,使之成为制度文化、学术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指引。
重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规范性表现,对大学学术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约束作用,也是大学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形成的基础。针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资源配置制度、教育教学制度、质量保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教师激励制度,旨在从制度层面保证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经费资源投入、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得到挖掘、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得到调动,从而使得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最终得到体现。
强化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尊重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规范学术行为、强化学术道德,以营造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针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重点在教学学术文化建设,即要通过激励教师崇尚教学学术、研究教学学术、践行教学学术、承担教学学术责任,营造尊重和重视教学学术的氛围,换句话说,就是要引导教师重视教书育人、重视教学研究、重视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能力、注重以生为本、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在大学人行为上的体现,并受到大学制度文化的约束。针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大学人在大学精神文化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充满自信地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一方面要求每位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开放包容、追求卓越,另一方面要求每位学生志存高远、刻苦求知、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全面发展,继而形成大学人全身心地投入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中的局面。
(二)完善本科质量保障体系
每一所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针对本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大体由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三部分构成。一流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高校自身的重视和努力,而不是被动等待或需要外部组织的推动。因此,高校要强化自身在一流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上的主体意识,根据本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标准,完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要“防患于未然之时,控制在萌芽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改进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这方面需要重视三点: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以促使学生重视并加大在学习过程的投入;二是注重评价方式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其对质量评价标准的针对性;三是重视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重视社会第三方的评价作用。作为独立的并与高校不存在任何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第三方组织,他们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特点,其评价结果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旁观者清”的效果能够为高校提供不同视角下的质量认同,有利于高校全面、客观地分析和发现质量问题;二是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对一流本科教育的了解和认可。从发展角度看,社会第三方评价组织可以是行业协会、独立评价机构,甚至境外评价组织。
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对学生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其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而高校现行的评价方法基本上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传承,因此,一流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注重构建学生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包括以综合性作业、项目设计、研究成果、挑战性问题等作为考核内容,以答辩辩论、专题讨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作为考核方式。
(三)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一流本科人才的需求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基本目标,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调整和迭代的周期将不断缩短,国家和经济社会对各种类型一流本科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将成为常态,因此,必须深化高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一流本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提前调整和布局一流本科专业结构和本科专业设置,以使得对一流本科人才的培养超前于经济社会的需求。
一流本科专业的动态调整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高校需要聚焦服务面向区域,研究当前相关行业领域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预测未来该行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准确把握当前和未来发展对一流本科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二是高校需要经常性地对一流本科专业及其人才培养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与同一服务面向区域存在竞争关系的其他院校相同和相近本科专业及其毕业生进行比较分析,以明晰本校一流本科专业及其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三是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需求变化或不再具备竞争优势的本科专业,在专业办学资源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修改或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等;从而保证所培养的一流本科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并重塑其竞争优势。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这既需要学校层面的总体规划,将其列入学校发展战略之中,给予充分的政策、制度和资源保障;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制定详细可行的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更需要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的全力以赴,制定一流人才培养方案并具体实施。虽然整个建设过程任重道远,但只要目标一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必将硕果累累。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Emphases an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CUE)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with globality, comprehensiveness, and complex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ree issues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CU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CU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structing a powerfu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undertaking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it discusses key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hich need to be emphasized on and given sufficient resource support, including the mechanism, system and platform to cultivate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talents. Thir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goal of FCUE construction and achieve the quality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first-class specialty construction;first-class talent training;construction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emphases; guarantee mechanism